進入9月中下旬,市場對三季報預增品種的關注度逐漸提高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目前,市場震蕩分化中,白馬股籌碼出現松動跡象,業績預增的品種更有可能成為部分資金的避風港。圍繞三季度及下半年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和景氣度走向,仍可尋找到較好的關鍵投資線索。
《證券日報》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,截至9月21日收盤,滬深兩市共有544家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三季報業績預告,其中,預喜公司數量達204家(含預增、略增、扭虧、續盈),占比37.5%。
值得關注的是,有87家公司三季報凈利潤同比有望超過100%。其中,北新建材、圣湘生物、達安基因、好想你、星網宇達、康泰醫學、海聯金匯等7家公司預計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均在10倍以上,備受市場關注。
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,上述三季報業績有望超過100%的87家公司,中報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公司達85家,其中,更是有66家公司有望中報、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均超過100%,彰顯出業績優勢。
“在當前結構性分化的市場環境下,業績確定的個股會有更加良好的表現,尤其三季報大幅預增的公司值得重點關注。”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三季度業績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,超預期的個股可能會跑贏大盤。近期,個股普遍回調,在經過充分的調整后,三季度業績更為確定的個股和行業,可能會迎來良好的投資機會。
眾所周知,業績是上市公司的“試金石”,股價最終由公司業績優劣來左右。統計發現,下半年以來,在市場震蕩攀升中,上證指數累計漲幅為11.14%。在上述87只凈利潤同比有望翻番股中,下半年以來,有47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,占比逾五成。其中,康華生物、豪悅護理、北新建材、南京公用、廣東甘化、榮盛石化、大金重工、*ST奮達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50%,盡顯強勢。
從行業來看,上述87只翻番股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(14只)、電子(10只)、電氣設備(9只)、化工(8只)等四大行業。由此可見,醫藥股和科技股依然是成長股集中地。
出色的表現無疑受到機構的高度關注。統計顯示,在87只翻番股中,機構近30日內給予“買入”或“增持”以上評級的公司達30家,其中,日月股份、大北農、北新建材、克明面業、福昕軟件、三泰控股等6家公司推薦次數均在5次以上。
優質標的在得到機構認可的同時也受到資金的青睞。統計發現,9月份以來,在上述績優股中,有26只個股現身滬股通、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,其中,包括高德紅外、天賜材料、藍帆醫療、達安基因等在內的17只個股,期間被北上資金凈買入,成為外資加倉的對象。
“對于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個股,需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。”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一是,目標公司所在行業發展空間、賽道長度;二是,業績高增速是否具備持續性;三是,公司在行業內地位是否具備稀缺性以及高壁壘性。符合以上條件的公司,才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。
表:下半年以來漲幅超30%的三季報凈利潤同比有望超過100%個股
制表:張穎
記者 張穎